1、测试的过程
在我看来,测试主要有四个步骤 : 1.测试前考虑2.从首页开始一个一个页面测试,分别从样式(样式与设计稿进行比对)、功能、成效来测试3.写作测试文档4.测试结果统计剖析,这四个步骤有的事可以并行的,有的是需要严格根据前后顺序实行的。下面我就针对这四个步骤,谈谈具体要如何做。
2、测试前考虑
不论是做什么平台的可用性测试,譬如PC端、手机端的测试,最非常重要的就是要先理了解一些基本问题。
1.为何要进行这个测试(why)?测试可以验证一些设计中的疑惑,或者找出现有些界面、步骤设计上的问题,具体问题要具体剖析。
2.什么时间在哪儿做测试(when?where?)时间一般是需要和测试者协调的;地址一般选择在安静的会议室即可。
3.哪个要作为测试者(who)?测试者一般是跟大家的角色接近的人,或者换个说法,测试者一般是大家的目的用户。所以大家要站在目的用户的角度来进行测试。
4.大家要测试什么(what)?测试一些功能点,测试界面设计,测试步骤设计,测试设计中存在争议、有疑问的地方。
当然这类问题其实都不太难,但这类都是至关要紧的问题。假如没经过这个步骤的考虑,整个可用性测试做下来就会像无头苍蝇,没一个总的指导。
3、写作测试文档
测试文档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结果的好坏。在写作测试文档之前,大家需要先确定一些结果剖析的维度。普通的维度有:a)任务完成度b)致命错误c)非致命错误d)完成任务的时间e)主观情绪f)偏好和建议。
因为剖析的维度会关系到文档的问题,所以在确定剖析维度之后,大家可以对功能点进行任务剖析。把所有需要测试的功能点列出来,对每一个功能点进行任务设计。对于任务而言,用户最主观的感受就是两个:界面和步骤。所以测试文档又可以从这两个维度去细分。
应该注意的是,测试中,问只不过其中的一部分,察看是另外一个要紧的内容,所以测试文档不只要有问的问题,还有需要写作员工察看的注意点。同时可以在写作完测试文档的同时,把总结大纲也写出来,便捷后期总结的时候统一结果展示。
特别的,在设计的时候有疑惑的点,或者存在争议的点,在测试也可以得到较好的验证。
写完测试文档之后,可以和利益有关者(项目经理、商品经理、开发等)讨论一下,请他们校验一下测试文档。
界面:
a)目前界面有哪些?
b)每一个东西用户感觉是什么?
c)可以操作吗?
d)用什么手势操作方法?
e)操作之后会如何?
f)界面显示的内容足够吗,有没缺少什么东西?
步骤:
步骤的测试就是依据任务来进行的。把商品的需要文档罗列出来,然后给每一个需要配上一个适合的场景,当然也会出现一个场景覆盖多个需要的状况,这也是允许的。然后让用户在场景下去进行任务,察看用户,然后随时提问用户,随时筹备回答用户的问题。
4. 测试结果统计剖析
测试结束之后,假如有空闲可以立马进行整理,由于时间越短,整理出来的内容就越丰富。必要的时候,可以用录音或者录像来辅助。在写作测试文档的时候可以一份总结大纲,依据大纲来整理内容。大纲要拥有灵活性,可以记录一下测试现场发现的新问题。
记得只不过整理而已,每一个测试结束都会有一份收拾的资料。最后需要大全多份可用性测试总结,最后出具一份可用性测试结果,依据这份结果进行相应的改进工作。
大家可以从如下几个维度去剖析大家的测试(维度之间可能有交叉):
a)任务完成度。每一个测试任务都对应一个目的,只有当用户达到目的之后,大家才觉得他们完成了任务。对于每一个任务,用户完成的状况怎么样?有多少用户最后没能完成任务?
b)致命错误。紧急错误指那些妨碍用户完成任务的错误,这类错误尤为重要,每个都要得到足够的看重。
c)非致命错误。非致命错误是指用户能完成任务,但某些地方会有一些阻滞,会停顿或者考虑的错误。这类错误相对来讲没那样要紧,不过假如发生的次数较多,该类错误也需要得到看重。
d)完成任务的时间。每一个任务需要完成多少时间,决定了交互设计步骤和界面的设计是不是足够友好。
e)主观情绪。用户对于任务的主观感受,譬如是不是足够简单,是不是容易找到信息,可以让用户衡量一下。
f)偏好和建议。可以让用户说出商品中什么地方非常喜欢?什么地方不喜欢?或者让他们提一下建议。
目前标题:成都网站制作_DWP测试办法经验总结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cdcxhl.com/news/58547.html
网站制作、网络营销推广公司-博久网络,是专注品牌与成效的网站建设,网络推广营销网站优化公司;服务项目有网站制作等